WFU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狗內視鏡胃固定術

 


中大型犬好發的急性胃擴張扭轉是一個高死亡率的疾病,往往在吃完食物或運動之後發生。

傳統上的預防方式是開腹進行胃固定手術,將胃壁與腹壁做人工沾黏縫合。

目前更進展到微創手術,常與腹腔鏡絕育手術一併施行,只有三個一公分左右的傷口。

內視鏡胃固定手術影片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犬貓前肢常見腫瘤


在看前肢跛行的研究時,腫瘤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今天重點整理一下最近一篇Vet Clin Small Anim 51 (2021)上的Review研究,看看前肢有哪些常見的腫瘤,又有什麼注意事項?

此篇內容較為專業生硬,為個人筆記,比較適合獸醫閱讀。但一般飼主也可略窺獸醫師在診療時的醫療邏輯。


前言

犬貓前肢跛行、腫脹、或團塊都是腫瘤可能的表現,早期確診病因才能使治療效果更好。

雖然大部分腫瘤都是中老年發生,但是年輕動物也是有可能得腫瘤的。例如骨肉瘤便有6的月齡的病例報告。

腫瘤的跛行通常是慢慢出現、慢慢變嚴重。對於一般止痛藥的反應也不好。若有腫塊,最好檢查其他部位是否也有腫塊。若關節腫脹也要檢查其他骨骼關節有無異常。

對腫塊細針採樣(FNA)、粗針採樣、或手術生檢採樣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腫塊本身,附近的淋巴結也需要採樣。而X光、斷層掃描CT能幫助了解是否有骨頭溶解和更小的轉移病灶。


個別位置的腫瘤


指頭的腫瘤(Digital tumor)

鱗狀上皮瘤(squamous cell tumor, SCC)是狗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可發生在多個指頭。第二常見的是惡性黑色素瘤(Melanoma)。

在貓最常見的腫瘤也是惡性上皮來源的,包括鱗狀上皮瘤和腺瘤(adenocarcinoma),但是惡性肉瘤類如纖維肉瘤(Fibrosarcoma)、骨肉瘤(Osteosarcoma)和血管肉瘤(Hemangiosarcoma)也時常被報告出來。

腺瘤也可能出現在不同的指頭。值得注意的是,若貓的指頭出現惡性上皮來源腫瘤,那麼有87.5%的比例是肺部腫瘤轉移來的。同時檢查肺部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由於犬貓指頭常見的腫瘤在發現時都有一定比例已經轉移,狗SCC約1~2成、黑色素瘤約3成,進行附近淋巴結細針採樣和胸腔X光便顯得十分重要。

治療方面手術切除是首要選擇。小的腫瘤只需進行截趾手術便足夠,但較大的腫瘤還是需要截肢。

SCC:狗一年存活率50~83%、兩年存活率18~62%。貓存活中位數為12.5週。

黑色素瘤:狗一年存活率42~57%、兩年存活率13~36%。


皮膚與皮下腫瘤

肥大細胞瘤(Mast cell tumor, MCT)是狗最常見的皮膚腫瘤,約佔1/5。通常低惡性程度的MCT經過手術切除後預後較好。關於MCT可參考之前文章(狗肥大細胞瘤開刀治療前該知道的4件事)。

軟組織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 STS)約佔皮膚腫瘤的15%,是較為實質的中胚層細胞腫瘤,由肌肉、肌膜、神經、脂肪、結締組織生長而來。

比較不容易用細針採樣診斷,手術切除如果沒有大範圍切除容易原位復發。

在四肢常常沒有空間可大範圍切除,但若是低惡性STS,小範圍切除復發率約10%,存活中位數約703天。

高惡性STS則建議大範圍切除合併皮瓣重建,甚至截肢。STS若和合併放射線治療,存活中位數可達2270天


關節腫瘤

組織細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 PAHS)是狗最常見的關節腫瘤,除了關節腫脹,也常會破壞鄰近關節的多個骨頭。

由於侵犯到關節、神經肌肉等組織,往往只能截肢切除腫瘤。若無法截肢則建議放射線治療,因爲有9成的病患可以改善跛行的情況。

進行手術切除的病患存活中位數398天,進行放射線則是240天。但有報告指出約7成病患診斷時已有轉移,所以只截肢只能活161天,而搭配放射線和化療等治療可達568天。


骨腫瘤

任何中老年的中大型犬若發生跛行和骨頭腫脹,都要懷疑骨腫瘤。帶光靠X光很難判斷,所以必須做超音波引導穿刺或手術採樣來確診。

惡性骨肉瘤(Osteosarcoma)是狗最常見的骨腫瘤。轉移率非常高,斷層掃描檢查胸腔和全身骨骼有助於提早發現轉移病灶。

目前沒有最佳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合併手術、止痛、雙磷酸鹽藥物、放射線等方式來控制腫瘤。


皮膚或肌肉內的血管肉瘤

皮膚和肌肉內的血管肉瘤(Heamangiosarcoma, HAS)沒有那麼常見,但預後不佳,存活中位數約二百多天。

雖然與內臟常見的HSA相比較不常轉移,但仍有機會。且內臟的HSA有近1/4會轉移到骨骼肌肉中,因此全身檢查仍很重要。




總結

在開始治療腫瘤之前,要得到正確的診斷!

細針採樣(FNA)是一種很好的初步檢查。能排除非腫瘤疾病和診斷某些特定腫瘤。

手術生檢採樣(Incisional biopsy)是細胞檢查沒法判別時的好工具。除了能判斷腫瘤種類,也能提供飼主最終治療和預後的資訊。

若發現惡性腫瘤,在開始治療之前,進行全身的檢查來了解癌症分期(tumor staging)是十分重要的。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為什麼外科能量器械讓手術更有優勢?


外科能量器械有很多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所謂Ligasure組織凝集刀。


Ligasure組織凝集刀是一種專利技術,利用雙極高頻電流使血管中的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溶解變性,蛋白融合後產生永久性的血管\組織閉合效果。

且系統會即時偵測電阻抗性,組織達到止血融合後的瞬間,立即停止能量輸出,避免組織燒焦和高溫,而達到降低組織傷害的效果,也減少了術後的發炎與疼痛。


簡單的比喻就像封口機一樣,可以快速又確實地封阻和切割血管。



過去這類能量器械多是配合內視鏡手術時使用(應該說是必備),但其實許多外科手術都可以使用,能大幅減少9成以上手術中的血管綁線、減少手術麻醉時間、尤其在處理一些組織微血管的緩慢滲血也很有幫助,更因為少了術中的綁線,也避免線材引起的異物發炎反應(降低疼痛)。讓過去有些因特異體質容易過敏,術後發生縫線排斥與慢性發炎沾黏的情況不再發生。


我們除了所有內視鏡手術能量器械都是必備工具之外,許多血管較豐富的腫瘤,像是脾臟腫瘤、甲狀腺腫瘤、腎臟腫瘤、胰臟腫瘤、肝臟腫瘤、腎上腺腫瘤等,都會使用來讓手術過程更安全有效率。




當然,如果真的很擔心結紮線留在體內可能造成不可預期的發炎與沾黏,一般常見的母犬絕育手術也可以使用喔!只是缺點就顯而易見了,就是貴很多!因為這類能量器械動輒2~3萬,且是單次使用設計。只能說新科技真的讓人又愛又恨啊!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狗貓乳腺腫瘤適合開刀嗎?




在門診中常有主人問我,他家狗或貓肚子上長一個或多個了乳腺瘤,這樣要怎麼開刀?傷口會不會很大?很痛?不開刀的話會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會得乳腺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如果你家寶貝也有這類困擾,可以參考看看下面的文章。



為什麼會得乳腺瘤?

狗的乳腺腫瘤主要好發在未絕育的母犬,研究指出終身未絕育的母犬有1/4左右會離患乳腺瘤。相反的,若是第一次發情前絕育的母犬,離患乳腺瘤的機會是0.5%。差50倍!但超過2歲之後,絕育不會減少發生腫瘤機會。

貓的情況也類似,若1歲之前絕育,腫瘤發生率可降低約9成。


乳腺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的?

其實這問題很難在門診時回答,統計上狗的乳腺腫瘤良惡性比例剛好各佔50%。這需要病理切片才能做診斷。一般門診中的肉眼甚至細針採樣(注一)都很難分辨。其實知道良惡性無非就是想了解所謂預後好壞?目前我們知道大於3公分的腫瘤預後比較差,除此之外還有這個腫瘤是否已經擴散到附近淋巴結,或轉移到其他器官了?這些都是影響預後的因子。

因此在採取任何積極治療前,應該先做完整的身體檢查評估,至少包括驗血、腹腔超音波、3方向胸腔X光,老年動物也建議先心臟評估確認麻醉安全。

了解身體狀況和腫瘤進展的程度之後,才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在貓的情況來說,由於大部分(85~90%)的乳腺腫瘤都是惡性的,所以當發現有腫瘤時,更需要完整身體狀況評估來了解是否有轉移。


乳腺腫瘤該不該開刀?

除了少數炎症性的惡性乳腺瘤不建議開刀外,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仍是目前治療的黃金標準。但是由於犬貓有5對乳頭,怎麼開刀也就有很多種變化。大致可分為5種:


單一腫塊切除(Lumpectomy)

又稱結節切除(Nodulectomy),主要是針對小於0.5公分的腫塊,若想先採樣知道腫瘤良惡性也可使用此方法。主要優點就是傷口最小,缺點則是若為惡性腫瘤非常容易復發!


單ㄧ乳腺切除(Single mastectomy):

適用剛好長在乳頭下的單一小腫塊,切除腹直肌以上的乳腺組織,比單一結節切除方式的切乾淨機會大些。但是有報告指出,若是惡性腫瘤,同側其他位置乳腺未來有6成會長新腫瘤!


局部範圍乳腺切除(Regional mastectomy):

由於腫瘤容易隨著血管和淋巴管轉移,此方法為將同一血管來源所分布的數個乳腺一併切除。通常用於較大、或是長在乳頭間的腫瘤。至於血管分佈方式則是左右兩側各自一組,上面第1、2對乳腺為同一區塊、下面第4、5對乳腺為一區塊,第3對乳腺的血管來源則上下都有可能。另外,此方式可以一併切除淋巴結送檢,近一步了解腫瘤是否有轉移至淋巴結。


單側全乳腺切除(Unilateral mastectomy):

當多個腫瘤分佈在上下多個乳腺時採用,另外在貓因為絕大多數都是惡性程度教高的腫瘤,因此不管腫瘤的數量、大小與分佈,一般來說都建議直接進行全乳腺切除合併移除淋巴結。


雙側全乳腺切除(Bilateral meastectomy):

當腫瘤同時發生在兩側且有多個腫瘤時採用,可分為一次同時雙側切除、或階段性切除(先切一側,4~6週後再切另一側)。一次性切除雖然可省去多ㄧ次手術麻醉的風險,但是由於創傷較大、傷口癒合較困難,有時需要皮瓣轉位整形手術才能關閉傷口,整體來說併發症出現的機會較高。


不管是局部或是全乳腺切除,雖然都是比較大的傷口,但是切除乾淨機會也比較高,另外一定要搭配適當的止痛配套措施,例如嗎啡貼片、局部止痛、消炎止痛、安定藥物等等,依病患狀況調整,盡可能減低牠們的不舒服。


罹患乳腺腫瘤後能活多久?

影響存活的因素有許多,絕大部分的病患經過手術治療是有機會存活兩年以上甚至痊癒的。目前已知若腫瘤大於3公分、腫瘤有潰瘍、組織病理分級較差、侵犯至肌肉層、有淋巴結或其他轉移等都是比較不理想的指標,從3個月到1年多都有。若是極惡性的炎症性乳腺瘤,則為1個月左右。

另外,若切除乳腺腫瘤時同時進行子宮卵巢切除,是否對存活有幫助?有的研究指出有明顯幫助、有的研究則否。但我個人認為是有幫助的,不同研究主要是因為收集的腫瘤種類不一致、臨床分期不一且樣本也不多,所以結論當然不一。但絕育手術至少可以減少賀爾蒙對腫瘤細胞的刺激,且未來不需要擔心子宮蓄膿這另一個頭號殺手。


結語

腫瘤外科手術常常是希望藉由短暫的苦楚,換取病患最大的好處,不管為了是生存時間或是生活品質。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腺腫瘤這個常見的犬貓癌症,便是最好的例子。




2020年6月11日 星期四

貓最容易發生的十大腫瘤部位



過去犬貓十大死因調查中,可知道貓腫瘤癌症排名常為前2名(腎衰竭常為第1名),但隨著年齡增加,腫瘤的影響就越來越高。

最近一篇2020年2月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的研究,來自義大利的團隊發表了收集自2013-2019期間680隻歐洲短毛貓的腫瘤盛行率報告。

雖然貓的品種很多,地域環境也不同,但我們還是可以藉由此報告略窺到底哪些部位是腫瘤最常發生的位置呢?


第10名:肝膽

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其次是(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第9名:骨骼

最常見的是骨肉瘤(Osteosarcoma)和軟組織肉瘤

第8名:淋巴結

90%都是淋巴瘤,其次是甲狀腺腫瘤。

第7名:其他類

主要是各種腺瘤和肉瘤,常見位置是膀胱、眼睛、肺、和脾臟,超過8成是惡性的。

第6名:鼻和耳

最常見的是耳耵聹腺瘤(ceruminous gland adenocarcinoma)和淋巴瘤,超過8成為惡性。


第5名:口腔

最常見是鱗狀上皮細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和齒源纖維瘤(odontogenic fibroma),且主要長在是上顎居多。

第4名:消化道

超過9成是惡性腫瘤,超過5成為淋巴瘤,其次是腺瘤。

第3名:乳腺

超過9成是惡性腫瘤,平均發病年齡是10.8歲。但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有一隻20歲的公貓也患有惡性乳腺腫瘤。

第2名:軟組織

此類腫瘤約佔所有腫瘤發生率的20%,且有90%為惡性。良性腫瘤為常見是脂肪瘤,惡性腫瘤則主要是各類肉瘤(如神經纖維鞘瘤)、纖維肉瘤(如疫苗注射腫瘤)、和血管肉瘤。

第1名:皮膚

有35%的腫瘤都來自皮膚,約3成是良性腫瘤,最常見為毛胚瘤(trichoblastoma);另外約7成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為鱗狀上皮細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其次為肥大細胞瘤(mast cell tumor)和頂漿分泌腺腺瘤(apocrine gland adenocarcinoma)。



結論


綜合此篇研究,最常見的腫瘤是鱗狀上皮細胞瘤(squamous cell carcinoma),其主要發生在皮膚口腔的位置。有其他研究進一步指出此腫瘤在口腔內的牙齦、舌下、舌頭最常見。

軟組織腫瘤是間質細胞來源腫瘤的統稱,例如來自結締組織、脂肪、血管、淋巴管等處的腫瘤。
淋巴瘤則是最常發生在消化道(胃和腸道)、淋巴結、以及鼻腔與耳部

此研究統計中,前4名好發腫瘤部位種類就佔所有腫瘤的約70%發生年齡約10歲左右。且所有腫瘤都是惡性腫瘤居多!我想這是臨床獸醫師和飼主們可以參考留意的地方。在平時健康檢查時就納入考量留意。若發現身上與口腔有任何異常腫塊,吐拉食慾減退、體重下降,都建議儘早檢查確認,以免延誤病情了。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麻醉好可怕?2020美國動物醫院協會_犬貓麻醉指引摘要(飼主版)



一般飼主聽到家裡狗貓要麻醉,難免都會擔心是否危險?有些飼主甚至會因為害怕麻醉風險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對於麻醉的掙扎,我們該怎麼面對呢?

我想第一步還是先試著認識麻醉這件事,之後再依飼主與動物本身情況來決定是否進行。這樣比在網上聽鄉民經驗或自己想像來得好一些。

2020美國動物醫院協會犬貓麻醉指引的內容,雖然主要是針對獸醫師專業族群設定,但正確健康的醫學觀念對於飼主也是十分重要,我試著摘錄一些與飼主有關的資訊,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毛孩子與家長。


麻醉是什麼?


“麻醉”不僅僅是病患沒有意識的時候,而是從病患離開家到返家,這期間的照顧過程。

“麻醉”開始於麻醉前的評估檢查、穩定病患,準備所有的麻醉儀器設備、在不同麻醉階段給予合適的藥物與劑量,從小心的引導麻醉與插管、接著維持麻醉與恢復時的生理監控與支持,到術後回家飼主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提供照顧與止痛。這一連續的過程,每個環節都是麻醉。


第一階段:麻醉前


這階段最重要的是評估病患身體狀況和穩定病患

從收集病史、理學檢查,到了解特定品種有不同麻醉風險與考量,比如短吻犬容易上呼吸道阻塞、查爾斯王子獵犬和緬因貓易有心臟病、小型犬氣管易塌陷、牧羊犬易帶有多重藥物抗型突變基因(MDR1)等。體型較小的犬貓因為麻醉時容易低體溫也是風險較高的族群。

年紀大雖不是疾病,主要還是以身體健康狀況來考量。但年齡過大或過小的動物麻醉風險也會增加,主要是因為心肺肝腎各器官、神經與免疫系統對藥物反應有所不同。

病患的個性也是麻醉考量的一部分,過於緊張或具攻擊性的動物,麻醉前有可能無法完整檢查,藥物的選擇也會受限,而需要較高劑量的鎮靜麻醉藥物,如此對於心肺功能的抑制也會比較明顯,間接上升麻醉風險。

病患需要的麻醉前檢查項目通常包含,血液檢查、尿檢、X光影像檢查、心電圖、心臟及腹腔超音波等。個別情況也會調整,比如心臟或腎臟疾病的動物需要量血壓,只吃無麩質飲食的狗,需要心臟超音波評估收縮力等。

麻醉前需矯正介入的情況有: 
•焦慮 
•疼痛 
•低血糖<60 
•低體溫<37度 
•脱水 
•貧血(根據慢性及嚴重程度) 
•致死性的心律不整 
•離子與酸鹼不平衡:血鉀>6、pH<7.2 
•發紺 
•鬱血性心衰竭 
•寡尿、無尿 
•氣胸 


與飼主的溝通與教育

飼主總是會擔心麻醉的風險,最好事前能描述麻醉的步驟與討論可能的風險,並得到書面的授權同意。有研究根據美國麻醉師協會病患分級系統ASA score(是一種常用在手術前評估患者健康狀況的系統,可分ASA 1~5級),若從ASA 1或2升到3,或從ASA 3或4上升到5,死亡率都會顯著上升。相反的,若能在麻醉前穩定病患,就有機會減低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健康的犬貓(ASA 1),麻醉死亡率,仍分別為狗0.05%、貓0.11%。且死亡最常發生在麻醉後的3小時內。

這些死亡風險雖然令人十分害怕,但也只有透過上述麻醉前的檢查評估與穩定動作來降至最低。讓飼主與醫療團隊共同合作,從麻醉前給藥到麻醉後止痛的每一步驟一起努力來幫助動物病患。




第二階段:麻醉當天


麻醉前飼主需要在家幫動物禁食空腹,以減少麻醉時嘔吐,造成食道灼傷與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目前研究指出,過長的禁食時間也會增加嘔吐的風險,所以建議聽從獸醫師指示的時間空腹為佳。另外,糖尿病和年幼的動物都需要較短的空腹時間,須依照獸醫師指示調整。

有慢性病正在治療使用藥物的動物,也需要事前跟獸醫師討論服藥的計畫。
一般來說,麻醉當天的慢性藥物:
  • 需持續服用的有:
    • 甲狀腺相關藥物
    • 解焦慮藥物
    • 心臟藥物(Pimobendan, Furosemide)
    • 抗生素
    • 類固醇(不應該倉促停藥)
    • 行為及止痛藥物(不建議突然停藥) 


  • 建議停藥的有:
    • 抗高血壓藥物,尤其是ACE inhibitors
    • 抗凝血藥物:麻醉前兩週停藥 


  • 遵照獸醫師指示使用: 胰島素 


服用藥物時可同時給予小份量(15-30毫升體積)的濕食,或是以膏狀食物包覆藥錠服用。在急診病患或是可能有胃食道逆流的病患,給予止吐藥物也許可以減少麻醉前給藥引起的嘔吐,有助於提升病患的舒適度。

抗焦慮藥物在出門去醫院前服用,也可幫助過度緊張焦慮與具攻擊性的病患。


第三階段:回家


等病患完全清醒穩定後,接著便是回家由飼主接續這麻醉過程最後的照顧。
通常我們會給予一份照顧的須知,讓飼主知道何時可以開始喝水吃食物、傷口如何照顧、如何避免動物舔舐傷口,以及如何餵藥與評估疼痛等事項。

出院時的口服藥通常包括: 
止痛藥(大多為非類固醇性消炎藥,或嗎啡類管制藥物)、抗焦慮藥、止吐藥、抗生素

出院後動物會在前12-24小時有些微鎮靜的狀況,但應可輕易叫醒並維持正常功能。動物在麻醉後的12-24小時可能會食慾減低,可能依動物所進行的手術恢復食慾的時間會有所增減。前1-2天動物也可能會有咳嗽的狀況,這是麻醉時氣管插管的輕微刺激所致。

若當有下列情形時請致電醫院:
動物的食慾和活動力無法在24小時內回到正常
發現動物出現濕咳,而且愈來愈嚴重
行為或精神狀態出現異常

結語


麻醉醫學有句格言 “There are no safe anesthetic agents, there are no safe anesthetic procedures, there are only safe anesthetists”,意思是沒有絕對安全的麻醉劑,也沒有絕對安全的麻醉程序,只有安全的麻醉師。



麻醉從前、中、後是一連串複雜的醫療過程與考量,因為每個動物病患的身體情況,還有每家醫院的藥物、設備、及人員訓練都有所不同。其實不只是需要好的麻醉師與設備,也需要飼主與醫師一同來參與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結果。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狗脖子腫一顆不是喉結!小心甲狀腺腫瘤


甲狀腺腫瘤雖只佔犬隻腫瘤的1~4%,但卻是狗最常見的內分泌腫瘤疾病。有文獻說拳師狗、米格魯、黃金獵犬、哈士奇較好發,但其實每一種犬種都有可能出現!


什麼是甲狀腺?


甲狀腺是內分泌器官有兩葉,分別位於氣管的兩側,會分泌甲狀腺素來控制細胞代謝與能量的運用、蛋白質的合成、調節身體對其他賀爾蒙的敏感性。


狗甲狀腺腫瘤是什麼?


如同大部分的腫瘤一樣,狗甲狀腺腫瘤好發生在9歲以後的老狗身上。文獻統計5~7成都是單側性腫瘤,但高達9成都是惡性的腫瘤!
雖說是惡性腫瘤,但只有不到25%的腫瘤具功能性,也就是會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狗甲狀腺腫瘤因為此特性而較不容易被察覺,大部分都是默默地長大侵犯到附近的血管、神經、氣管與肌肉等組織,甚至轉移擴散出去。


狗甲狀腺腫瘤有什麼症狀嗎?


可怕的是絕大多數的甲狀腺腫瘤都是“意外”被發現的。也就是由主人或獸醫師摸到脖子下方有腫塊才檢查出來。若腫瘤長大都一定程度,壓迫到氣管食道,也可能出現咳嗽、喘氣、吞嚥困難、叫聲改變、體重減輕等情況。
另外對於會分泌過多甲狀腺素的腫瘤,最常見的多渴多尿、甚至多吃和體重減輕。整體來說症狀都不是那麼明顯和具指標性,所以還是需要多依賴飼主細心的觀察。


該怎麼檢查出腫瘤呢?


首先當然是詳細的觸診檢查,除了發現脖子異常腫塊外,也會判斷腫塊是否具游離性,再來利用超音波確認腫瘤是否真來自甲狀腺(也可能是副甲狀腺或其他組織)、還有附近淋巴結的大小。當然驗血確認甲狀腺功能、胸腔X光、與心臟檢查也十分重要。
通常腫瘤治療前都要採樣確認,但需小心常用的病理學採樣不適合甲狀腺腫瘤,因為血管非常豐富容易出血,唯有超音波引導下可嘗試使用細針採樣來確定腫瘤細胞型態。(細針採樣可見醫生,我家狗貓身上這顆是什麼?)
因為有3成的狗甲狀腺腫瘤,發現時已同時有轉移了,最常見的位置是肺部和附近的淋巴結。而斷層掃描是目前最建議的檢查方式。


狗甲狀腺腫瘤治療的選擇


有手術切除、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照射、以及放射性碘治療,根據腫瘤的大小、可移動性、附近組織的侵犯性、和是否已有轉移,有不同的治療選擇。
若沒有肺臟轉移,大多數的甲狀腺腫瘤,手術切除是治療的首選。其次是放射碘治療,但目前台灣尚未開放使用。化療與放射線則適合於手術後的合併治療或無法手術的腫瘤。


關於手術


因為甲狀腺的血管非常豐富且周圍有很多重要的神經血管,傳統上是被認為較危險的手術。但根據文獻(2019 Reagan)統計156隻來自不同醫療單位、且曾接受單側甲狀腺腫切除的狗,手術的存活率高達98.1%,最常見的併發症的確是術中出血(7%),但只有3%需要用到輸血。其次是吸入性肺炎約3%,而這跟是否喉頭麻痺有關(有此疾病本來就易得肺炎)。腫瘤病患的整體存活中位數達到991天、平均1158天,以惡性腫瘤來說算是相當不錯!
另外也有報告(2020 Frederick)指出那些具分泌甲狀腺素功能的腫瘤,只做手術切除沒有其他治療的動物,存活的中位數也高達1072天,並不會比那些不具分泌功能的腫瘤差!但是若已轉移的病患只有87天。


結語

筆者自身的經驗也與上述的文獻相符合,第一是要做好手術前的詳細評估(斷層掃描、心肺狀況、凝血功能)、第二是做好手術準備(止血設備、備血液輸血)、第三是做好術後監控(肺炎、甲狀腺功能、電解質),整體來說大多數都能恢復得不錯。因此也提醒一下飼主家裡若有老犬,沒事多摸摸身上的有沒有異樣,有些疾病即使是惡性腫瘤,早點發現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喔,別輕易放棄了!
看到這邊快檢查一下家裡寶貝的脖子吧~